保险资讯

不得不知的三个理财产品秘密

更新时间:2015-10-09 15:33
  【摘要】理财产品聆郎满目,有的打出高收益的旗号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有的打出低风险的保障给投资者一份安稳。那么关于理财产品秘密你知道吗?什么?理财产品还有秘密?赶快告诉我!别急别急,让我们在下文中一层层揭开理财产品秘密。

  理财产品秘密一:你图人家利息,人家图你本金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付阿姨2013年开始参与民间借贷。在尝试了几家民间理财公司、拿到几笔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高息之后,她对收益的胃口越来越大。直到遇到一家承诺每月付5%利息的公司,付阿姨感到很满意,陆续投入84万元。谁知最后公司资金链断裂,她的本金和预期的15万元利息都化为泡影。
  对投资者来说,高额利息永远像伊甸园中的苹果一样,充满致命诱惑。泛亚交易所推出的活期理财产品“日金宝”与时下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余额宝类似,可以随时存取,年化收益却高达13%,几乎是余额宝的4倍。面对如此高的利息,一些投资经验丰富的精英人士都忍不住倾囊入场,更不用说风险意识较弱的普通投资人。
  无论哪个投资项目,借贷双方的心态和目标都是截然不同的。借出方希望钱生钱,利滚利,即便不多赚,至少也要能跟CPI打个平手。借入方的目的则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事情不办完绝对不愿意还钱。通常情况,借入方会比借出方获得更大收益,而借出方承担的风险要大于借入方。这就是为什么貌似高大上的银行,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忽然变得脆弱不堪的原因。然而,银行应对坏账有征信控制、催收、核销、拨备覆盖等一系列自我保护措施,但普通投资人面对收不回来的本金往往束手无策。

  理财产品秘密二:银行卖的不都是“亲生”的
  介绍产品的是银行“老熟人”,合同也是坐在银行VIP贵宾室里签署的,但薛阿姨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某大型国有银行购买的并不是银行自主设计营销的理财产品,而是另一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资金。当该产品出现问题时,薛阿姨才知道,银行并不能给该产品兜底。
  银行的产品代销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投资理财需求,通过银行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等渠道向客户销售合作机构的相关投资产品。银行代销产品是非银行自主品牌的投资理财产品,一般银行代销产品需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经过行内规范的审批流程,才能面向银行客户销售。很多商业银行从客户利益角度出发,对代销产品设立严格的准入机制,筛选符合标准的产品发行方合作。以招商银行为例,代销产品均由总行统一引入、审批和渠道管理,未经总行审批或授权分行不得自行组织代销产品。此外,为帮助投资者建立对代销产品风险的认识,招商银行综合考虑产品投资方向、投资范围、历史业绩及波动情况、发行人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在招行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由低到高划分为R1至R5五档评级。
  除了代销产品,银行工作人员私售第三方理财产品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就是俗称的“飞单”。虽然私售飞单是银行明令禁止的行为,但仍有个别理财经理禁不住高额佣金诱惑铤而走险。因此投资者一定要有意识:银行贵宾室里卖的并不都是银行的“亲生”产品。

  理财产品秘密三:保险的本质是保障,不是收益
  在银行代销的诸多产品中,分红险属于储蓄兼保障的产品,由于其具有一定分红收益,被许多理财经理当做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推销。但是,作为投资型保险消费者,在购买分红险的时候必须注意,保险的本质是保障,而非收益。所以将分红险当成高收益工具投保的消费者,最后往往会哑巴吃闷亏。
  与消费型保险相比,分红型保险的缴费期限较长,保费也较高,比较适合家庭较富裕、有稳定收入,且不太急于用此部分资金的人群。对于一般收入的家庭或个人而言,建议在配足基本保障后,再来考虑购买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保险,如果因购买分红险而占据了过多资金,导致其他基本保障不足,那就得不偿失了。
  分红保险的红利主要来源于费差益、死差益和利差益,其中死差益和费差益占的比重非常小,一般分红保险的红利大部分来源于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的高低与市场大环境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历史业绩并不能说明太大问题。如果保险销售人员过度提示保险公司的历史业绩,来显示高分红率,那无异于误导投保人,投保人就需要多留个心眼了。

  慧择提示:原来理财产品秘密是销售理财产品的人为了增加理财产品的销售量为理财产品披上了一层“羊皮”,这就需要投资者在选购理财产品时擦亮眼睛,不要轻易被理财经理所蛊惑,要自己确认理财产品的内容再选择性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