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齐商银行推出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

更新时间:2017-08-27 00:32
  【摘要】近年,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不断提升,市场上各类理财工具也日益丰富。在眼花缭乱的投资产品中,银行理财产品凭借其购买方便、期限灵活、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等优势,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热捧的投资理财品种。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商银行也抓住了理财商机,推出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

  理财业务大突破
  2007年8月,齐商银行推出了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经过近八年的发展,齐商银行的理财产品设计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理财产品呈现出规模持续增大、产品日益丰富、收益不断提高、系统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等特点。
  产品规模方面,上半年发行理财产品66期,募集资金60.14亿元,同比增长247.37%和432.5%;6月末理财余额32.27亿元,同比增长367.72%。
  理财产品线方面,期限结构日益丰富,多期限品种交差发行,实现了客户随时有理财可买,同时有多款不同期限的产品可供选择;产品大类上,在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的基础上,上半年设计推出了保本型理财产品,满足了保守型投资者的迫切需求,投资领域也扩展到存放同业、债券投资、非标资产、资管计划等;投资模式上,除自主投资外,拓展了理财顾问模式和第三方代理投资模式;服务模式上,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网银专属产品、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专属产品、社区专属产品、高端客户专属产品、分层收益产品等理财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
  理财收益方面,客户预期收益率最高6.1%,最低5.2%,平均收益率为5.56%,较市场平均收益水平高0.5个百分点。
  系统建设方面,5月18日,齐商银行与中央结算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债金联理财业务管理系统成功上线运行,使齐商银行为全国首家上线该系统的银行。该系统采用“中央结算公司牵头设计开发,充分吸取客户需求”的多方合作机制,系统功能丰富,贴近银行实际需求,包括产品管理、资产管理、投资交易管理、会计核算、风险管理、报送管理、报表查询、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管理等十大功能模块。
  借助中央结算公司与监管层的沟通优势,该系统能够把监管部门有关理财业务的新政策、新要求及时体现在系统之中,帮助银行实现内部的管理规范。该系统提供的中债估值功能,将有助于银行开发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为进一步申请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与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该系统实现了业务人员、产品、投资、会计核算的电子化管理,所有操作“雁过留痕”,在有效防范操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通过该系统进一步明确岗位分工,理顺业务流程,优化银行的理财业务管理架构。

  理财产品推转型
  目前,理财产品已成为消费者投资热宠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支柱。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改善社会融资结构,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分散银行系统性风险和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非保本产品更符合理财业务的实质和利率市场化趋势。理财业务是银行代理客户进行资产管理和投资运作的中间业务,客户获取投资收益,也应当承担投资风险。非保本产品更符合理财业务的实质,因而这类产品应该成为未来银行理财的主体。相反,伴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将自主决定存款利率水平,保本产品将逐步丧失存在价值,市场份额也将随之大幅降低。
  净值型、结构性投资产品、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比重将增加。利率市场化后,市场资金价格的自由浮动将使预期收益型产品遭受较大冲击。为此,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快业务模式创新、投资领域创新和产品设计创新。一是将加大理财产品形态创新,改变预期收益型为主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开放式、净值型产品,扩大结构性投资产品、代客境外理财计划的占比;二是加大股权等权益类投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商品类投资、另类投资、量化投资等新型投资领域,提升理财业务的技术水平;三是将根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配合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国际投资类、跨境投资类理财业务的发展。
  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理财产品时,不能只关注预期收益率,更应该关心产品的结构设计,即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比如,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并不意味着股市上涨就能挣钱。一般来讲,如果股市的涨幅或跌幅远超过理财产品设定的基准线,按照结构性理财产品设置的规则,客户将只能获取最低的收益率标准。因此,投资者购买此类产品前需要看清理财产品的结构设计,注意产品的收益计算方法以及保本条款等具体细节。
  银行理财将由产品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由大众化产品转为个性化、综合化服务。从国际同业经验来看,在已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市场上,商业银行仍然把财富管理作为经营重点加以拓展,只不过其服务更高端、更全面,多是提供顾问式理财服务、综合理财规划、受托资产管理等高层次财富增值服务。银行理财业务并不局限于为客户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更多的是根据投资者所处人生阶段、财务状况、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等为客户量身订制理财规划方案。
  可以预见,国内银行理财市场在经历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张和业务发展模式的初期探索后,将开始探索理财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全方位、差异化的本质内涵,实现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由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以金融顾问、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投资理财服务转变。未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财富管理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

  理财服务或外延
  理财业务的转型,既应当包括理财产品本身种类和形态的改变,也应当包括理财服务模式和外延的扩大,笔者了解到,未来齐商银行将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积极筹划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的设计发行,探索参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与管理计划。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公开透明,申赎自由,期限灵活,对公司和个人活期账户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是未来理财业务发展的方向。随着中债金联理财系统功能不断完善,该行将择机推出开放式净值型理财计划。
  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具有收益高、流动性强、净值管理等特点;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为标准化产品,是未来重要的信贷融资工具。根据试点参与行准入标准,该行正积极推进资格申请。
  继续推出定制产品和分级理财产品,持续做好理财服务。定制产品让理财更接地气,符合市场需求,分级产品实现差异化分层服务,更好地贴近中高端客户需求。该行将进一步做细理财定制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借助研发中心开展同业合作,提升资产管理能力。随着财富管理“泛资管时代”的来临,银行理财依托和借助信托、保险资管、证券、基金等机构的优势与平台,持续强化了跨界资产配置能力与市场交易能力。为积极参与跨界合作,该行专门设立了北京、上海、西安三个研发中心,目的是依托研发中心的平台优势,借助银行理财跨市场、跨行业、跨品种的合作,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获取更高投资收益,以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为客户做好理财服务。

  慧择提示:虽然齐商银行理财产品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项投资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在慎重考虑后再决定购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财产品。在购买产品后,应随时关注该产品的信息披露情况,及时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