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中心独家授权,《银行家》杂志从2012年1月起每月定期发布《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月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动态、指标数据、运行特点、创新评述、法律法规、潜在问题、机构排名和产品排名等。主要目的在于:定期跟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动态,建立银行理财产品数据的统一征集和发布平台,推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第三方评级评价机制的完善,促进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2011年,伴随国内银行间资金面持续趋紧以及加息预期等因素,不断推高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是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商业银行利用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高息揽储”行为表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银行为缓解资金压力,还是投资者为跑赢CPI,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成为银根紧缩形势下银行与投资者的最佳选择。2011年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11年12月20日,发行数量逾1.7万款,同比增长102%。央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1年3季度》显示: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为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275亿元,同比增长45.7%。为探析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银行理财市场,本文将分析2011年度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情况、剖析银行理财市场年度热点并梳理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动态,以期在借鉴和反思过往经验的基础之上,寻找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创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概况

据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金融产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统计,截至到2011年12月20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共发售产品17463款,同比增长102%,其中普通类产品为7450款(包括48款开放式产品),同比增长122%;结构类产品为952款,同比下降19%。发售产品的商业银行数量由2010年的81家上升为2011年的85家。飙升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一方面展示出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商业银行由于吃紧的资金压力变相的通过发售银行理财产品来揽储的窘境。相较翻番的普通类产品,结构类产品则是在数量激增的理财市场背景下显得相对冷清。

从理财产品的投资币种来看,2011年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4902款,占到了全部产品数量的85%,占比较2010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而外币类产品仅占15%,数量为2561款。与2010年不同的是,2011年新增发售了7款新西兰元产品,占比0.04%,数量虽微,但却丰富了银行理财产品外币的投资种类。总体而言,2011年各币种占比较2010年变化不大,下降幅度最大的为美元产品,由2010年的占比7.8%下降到了2011年的5.2%,欧元产品升幅最大,但仅微幅上升0.7%。

从产品的资产主类来看,利率类产品依旧是占到了所有产品数量的半壁江山,共发售9244款,同比上升96.1%,占比达52.9%,但较2010年占比下降了1.7%。混合类产品发售数量居次,共发售6837款,同比上升153.2%,占比为39.2%,较2010年上升8个百分点。2011年,信用类产品共发售996款,占比5.7%,同比下降0.3%。汇率类产品则发售183款,较2010年的65款,同比上升了181.5%,但仅占2011年产品总数量的1%。股票类和商品类产品分别发售了164款和39款,占比为0.9%和0.2%。总体而言,除汇率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之外,其余各类产品占比较2010年都有所下降。详见图2。

从理财产品收益类型来看,2011年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分布较2010年有些许变化。2011年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共发售11737款,同比上升33%,占2011年产品总量的67%,较2010年占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和保息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占比分别下降了11个和6个百分点,占比分别为21%和12%。图3展示了2011年各月度不同收益类型产品的数量和收益水平的变化趋势。?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分布来看,2011年上市股份制银行、国有控股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分别发售7117款、6977款、2811款和558款产品。相比2010年而言,三类中资银行的产品数量均大幅上涨,国有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增长动力更为强劲,而外资银行的发行量大幅下滑。从占比来看,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上升9个百分点。

相关文章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排名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排行

相关词条

为用户提供1000多款产品,累计服务用户数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