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旅游景点介绍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北部。总面积2128.7平方千米。2008年底常住人口35.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8.6万。怀柔距市区40公里,距首都机场27公里,2004年京承高速路将直通怀柔,成为首都半小时经济圈.境内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有“京郊明珠”的美誉。怀柔是一座美丽的卫星城,青山绿水绕半城。这里有俊美的长城,茂密的原始次生林,洁净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地方。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分为深山区、浅山区、丘陵和平原四种地形,其中山区面积88.7%。怀柔房地产局的纪品良副局长评价怀柔是“北京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区域”,人文资源丰富,山水结构合理,非常适宜发展高品位低密度住宅区。
怀柔旅游路线推荐:
全区境内山青水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形成了以青山、绿水、密林及历史古迹为主的综合旅游资源,重点开发了18个旅游风景区。以慕田峪长城、红螺寺为 代表的人文旅游景点,对国际、国内的会议旅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青龙峡、幽谷神潭、云蒙山、濂泉响谷、神堂峪等自然景观,秀水奇 峰、流泉飞瀑、湖光山色,对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旅游者更是难得的享受。县城及雁栖湖地区已建有旅游宾馆、饭店、培训中心70余家,其中三星级4家,两星级6 家,有高中档床位8000多张。能满足国际国内大中型会议、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以及家庭双休日旅游、回归大自然旅游等多种游客的食宿、娱乐、休闲需要。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分会场设在了怀柔,1997年6月又成功举办了中国555国际汽车拉力赛。
怀柔旅游文化:
怀柔区除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缘的平原区外,其余均为山地。地貌类型由于受山脉阻隔影响,使全区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平原、丘陵、低山、中山、河谷、盆地等地貌类型。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境内最高猴顶山主峰海拔1755.8米,中北部汤河口盆地海拔264米,南部平原梭草村最低海拔只有34米。 山区以石质山为显著特点。由于区内地质形成年代久远,使山区岩性的实际分布非常复杂。全区地处华北褐土带,主要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四大土类共12个亚类,27个土属,102个土种。土壤随地势起伏变化而变化,由中山到平原随海拔高度降低而依次分布为棕壤、褐土、潮土和水稻土。棕壤面积42.5万亩,占13.4%;褐土面积247.7万亩,占78%;潮土面积6.9万亩,占2.2%;水稻土面积1.5万亩占0.5%。土壤质地平原区为轻壤和沙壤质,山区多为壤质和沙壤质。土壤pH值在5.9—8之间。
平原分布在本区的东南部。总面积24.73万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现代化水平较高,是全区粮、经作物和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区域,也是全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政治文化中心区。
丘陵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与平原之间。总面积为22.07万亩,海拔100—250米,主要由剥蚀残丘组成。阶坡地和沟谷土层较厚,土质良好,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不仅是怀柔区干鲜果的主产区,也是冷水鱼养殖和重要的旅游观光区。低山分布于长城以北的黑驼山两侧和汤河口盆地两侧,总面积132.82万亩,海拔为400—800米之间。其特点是:土薄干旱,耕地少而零散,自然条件差。是怀柔区实施山、水、林、田、路等综合生态治理工程的重点区域。
中山主要分布地黑驼山、云蒙山、猴顶山主峰线两侧,总面积为124.72万亩。中山山体陡峭,气候冷凉,人为破坏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好。是怀柔区天然次生林的主要分布区。
怀柔位置: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区50公里
怀柔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暖热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全年日照时数为2748─2878小时,年平均气温9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