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旅游攻略
来到东林书院,您会看见一片生机,绿意盎然。行走其间您会步履轻盈。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水、错落的景致,无一不令人胸怀拓展,思绪轻扬。举手投足间已无了往日的烦闷与骚动,呼吸吐纳间已无了曾经的沉重与污浊,正所谓人在景中走,景在心中留,一切尘与土,皆是楼外愁。东林书院是一个抒发情怀,享受文化气息的绝好地点。如果您想来这个地方放松一下,小编为您准备了东林书院旅游攻略。
东林书院旅游攻略一:简介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1956年10月由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无锡官员李夔陪同著名学者杨时到无锡南门保安寺游览。杨时见这里临伯渎港,前临清流,周围古木森天与郁郁葱葱的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李夔知道杨时的意思后,全力赞同,于是定此学社为“东林”,前后长达18年之久(1111年-1129年)。杨时去世后,杨时的学生在无锡县城的东林书院所在地为他建了一祠堂——道南祠,取杨时学成南归时老师程颐对他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吾道南矣!”。后来书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废。杨时离开后,东林书院逐渐荒废。
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有僧人秋潭在原址上建东林庵,学舍被辟为东林庵。百年后的明代,无锡人邵宝(1460—1527,号“二泉先生”)因幼年时曾在此读书,出仕后曾力图在原址修复东林书院,但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仍为学舍。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2002年全面修复,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
东林书院旅游攻略二:地理位置
近10多年来,无锡市对东林学院又进行了不断的修复,成了家土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地。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区东侧东林广场旁(解放东路867号)。
东林书院旅游攻略三:人文历史
传闻当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盟东林书院,聚众讲学。
东林书院会约仪式:每年一大会,或春或秋,临期酌定。先半月遣帖启知。每月一小会,除正月、六月、七月、十二月祁寒盛暑不举外,二月、八月,以仲丁之日为始,会各三日。愿赴者至,不必遍启。每会推一人为主,说“四书”一章。此外,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凡在会中,各虚怀以听。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因此倾动朝野,海内一些抱道忤时的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闻风响附,皆以东林为归,学舍至不能容,一时盛况空前,成为江南人文荟萃的一大区会,又是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如今,这里不仅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是当地文史馆成员的学术交流之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著名人士因东林书院岁入失修 ,集议恢复旧观,发起重修。唐文治撰写了碑文,“发明性理之根源”,并略述书院建置始末,“惟愿我乡邦人士 ,景仰前徽,保气节于将坠。”碑后列有发起人姓名。唐文治,祖籍太仓,国学大师,长期在锡地办学,声名卓著。碑今存无锡东林书院。
院内现存石碑坊、仪门、丽泽堂、碑亭、道南祠等建筑,内有顾宪成。
东林书院旅游攻略四:著名景点
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
东林书院旅游攻略五:旅游信息
天下第一菜、鸡茸蛋、奶油鲫鱼、红烧筒肠、太湖清水蟹、海棠糕、梅花糕、银丝面、小笼馒头、油豆腐干、三鲜馄饨等。
公交10、15、19、21、23、30、57、722、712、211路在东门下车,沿解放东路向西。
公交722、501、75在东林广场下车,沿解放东路向西。
公交15、57、701环、55、712在东林书院下车,下车即到。
东林书院火车站步行15分钟,游玩时间1小时,7:00~17:30开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心怀远大抱负之名联,至今被广为传诵,成为许多学人、志士的共同心声和座右铭。时代进步了,读书的作用更加重要。这个寒假,不如就带着您的孩子带着您的东林书院旅游攻略去东林书院听听那儿的读书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