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变天!好医生都去外资医院了?如何低成本去外资医院?

慧择保险网 · 249人阅读

收藏


前不久,听到外资医院要扩大试点的新闻,很多城市都允许进入了。


转头,梅奥诊所就光速落地在了上海。



大家别光听“诊所”,觉得它规格小,这医院有多牛呢?简单说个数据: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23-2024年度世界科室排名中:梅奥的糖尿病和内分泌科、胃肠科、呼吸科和肺外科、泌尿科均为榜首。


说它是“全球顶尖”一点不为过。


顶尖医院来中国,怎么说都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咱就是说以后“有病能好好治了”


但也有不少人发愁。


给大家看一眼这个诊所的收费:




门诊挂号费586美元,啧啧,算下来差不多4130元人民币。


这不是心碎,是钱包破碎的声音。


为什么国家,要鼓励引进外资医院?


国内的医疗体系是不是要变天了?


接下来,老百姓如何才能“看得起病”?


给大家好好聊聊。



外资医院,是富人的医院?


大家没听过梅奥,但大概率听过和睦家,尤其是宝妈们。


1997年,和睦家开在北京,最初只有36张床位,是个名不经传的“外来汉”。


但短短20年,和睦家覆盖了大部分一线城市,很多明星都选择在这里生娃、疗养。


不过,和睦家作为一家私立医院,它的诊疗费也是出了名的贵。


和睦家门诊首诊诊疗费在1135-1840元之间,门诊专家会诊在1935-2840元之间。


普通住院诊疗费在910-2010元之间,专家1090-3045元之间。


另外还有床位费,普通病房的床位费就要6890元/天,相当于在和睦家住院一天就要一万元。



所以,咱不说别的,光这价格,就劝退了一大波普通老百姓。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和睦家?看看它的过人之处:


汇集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医生,外面一号难求的专家号,在和睦家能轻松挂到;


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和MAKO机器人等,辅助手术;


在疫情期间,一针难求的辉瑞疫苗,和睦家门诊就能轻松开到;


和睦家还是有了名的儿保、打疫苗首选医院,也有非常舒心先进的孕产环境...


你瞅瞅,哪一项不吸引人?


有带娃在和睦家看过病的网友说:


里面医生都是预约制,小朋友不舒服,打电话预约一个医生,到了就可以直接就诊,不用排队也不用等;


来看病有医院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就诊,还帮我拎妈咪包。


每位医生看诊不少于半小时,如果有后续监控病情啥的,还会主动加微信,远程指导用药。


尤其是去年支原体肺炎,不愁进口药。


除了优质服务之外,在这里还能用上集采系统之外的高价进口药品、进口器械,也是很多人,尤其是带娃家长选择和睦家看病的理由。


所以,外资医院虽然看病贵,但它真不是人傻钱多才会交的“智商税”。



好医生,都流向外资医院了?


不过,也有人担心:国家给外资医院开门,国内的公立医院不好过,大家以后看病会变得更难。


这里要提到一个医改的试点,叫福建三明。


三明医改前几年轰轰烈烈,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改革是:医院推行年薪制。


医生的收入只与职称有关,与医院级别无关。


也就是说,无论是大三甲还是镇上卫生院的主治医生,年薪定额都是20万。



国家这样做的目的是啥?就医分流呀,让更多医生愿意流向基层。


老百姓不用削尖脑袋往大城市三甲医院挤,因为再好的医院,人一多,看病体验就会打折。


所以,允许外资私立医院入场,一定程度也能分担一部分公立医院看病压力。


如果把公立医院比作吃“大锅饭”。


那么,国家保证让大家既能吃上“大锅饭”,又能开私立医院的“小灶”,大家按需选择。


可选择的空间大了,有竞争压力了,说不定能反向推动公立医院升级,也是个好事。


但问题来了,“大锅饭”和“小灶”能和平共处吗?


又有网友大胆猜测:


外资医院来中国,可能会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挖墙角


拿梅奥诊所来说,季度报告显示,梅奥一季度的收入等于郑大一附院2.5年的收入。



医院赚钱,给医生的薪资福利就高。


就拿梅奥诊所来举例,梅奥诊所医生平均收入 20-60 万美金/年。(数据来源:Glassdoor Economic Research Blog)


外资医院给的高薪待遇,难免会让公立医院医生心动。




所以很多网友担心:


以后优秀的医生去外资医院了,公立医院医生质量下降,普通人看病更难了。



如何低成本去外资医院?


大家也不用过分焦虑哈。


毕竟公立医院的“铁饭碗”还是扎实存在,编制带来的各种隐性福利,短期内,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但长远来看,“外资医院看病”的入场券,还是建议大家拿到。


普通老百姓如何才能“低成本”去外资医院呢?


我的答案是:中高端医疗险。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组与私立医院诊疗有关的数据:


从历史数据来看,和睦家2015年~2019年,商保支付占总收入的70%~80%。


但近几年,自费的比例有所上升。


目前,和睦家商保支付仅占总收入一半,在部分区域甚至一半都不到;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近几年的支付的情况,也仅有30%来自商保,70%是自费。


数据来源《健闻咨询》报道


为什么自费比例会上升?说明私立医院就医的需求在增长,但大部分人没有中高端医疗险。


中高端医疗险不仅能够报销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也能报销指定私立医院的医疗费用。


像前面说到的和睦家、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大部分中高端医疗险都有覆盖。


中高端医疗险使用场景有多日常,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去年支原体肺炎泛滥的时候,不少宝妈,为了孩子尽快退烧,会去国际部或者私立医院自费买“进口退烧药”。



如果她有中高端医疗险,那这部分的治疗费是可以覆盖的。


另外,像遇到一些严重的疾病,可以选择到私立医院或国外接受更好的治疗。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海外医疗行业分析报告》显示:



中国人每年境外就医市场规模逐年攀升,2019年中国海外就医市场规模已超30亿元,2022年将超40亿元。


像高发的癌症,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相关治疗技术、医药资源可能就比国内更丰富,受限也少。


最后想跟大家再叨叨的是:


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哈,像新加坡、香港、美国这些地方,医疗险,包括高端医疗险是极度发达的。


甚至可以说,医疗保险就是当地生活的必需品。


为什么会这样?我思考了一下,归根结底大是:好的医疗资源,实在太贵了呀!


当一个国家好的治疗技术和好的医药资源,都渐渐流向高端的“贵价”医院,高端医疗险大概就支楞起来了吧!


对中高端医疗险产品感兴趣,或者想测算保费的朋友点这里>>找我们1V1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