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新十条》:
向下滑动查看
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跨省跨市流动,不需要落地检;无症状、轻症感染者及密接者,可居家隔离……
这代表着,生活在慢慢回归正常,也真正到了要「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时候了。
疫情管控放开,不少人担心大规模感染和医疗挤兑风险。
已经有人在私信询问:
需要囤药吗?高危人群怎么预防?
阳了怎么办?什么保险能赔?
得过新冠,还能买保险吗?
今天,小马老师一文讲清楚。
适当储备药品,对症下药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
可以适当备药,但没有必要盲目、大量跟风囤药。
来源:北京日报
具体要备哪些药?把握住「对症」这个大原则:
来源:中国新闻网
感染奥密克戎,多数为无症状和轻症。
有些人会出现中低度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可以对症使用一些常规药物来缓解不适感。
来源:北京日报
但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北京日报
高危人群的防护攻略
尽管现在新冠病毒的致病力和毒性有明显减弱,但对于孕产妇、儿童、老人来说,还是要多注意、加强自我防护。
🤰孕产妇
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种好新冠疫苗;其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女性做好控制,遵医嘱备孕;
已经怀孕的,提前和产检的医院、自己的社区做好沟通,如需紧急就诊,需要提前了解流程、准备资料;
去医院就诊、产检时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及时消毒等。
🧒儿童
家中可以备一些适合儿童服用的退烧、感冒药品;
孩子生病后如果精神状态稳定,家长做对症处理、在家观察病情即可。不放心的,可以做抗原自测,减少去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
如果连续发热超过三天、持续高热、频繁咳嗽或呕吐,频繁腹泻、脓血便、尿量减少、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老人
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遵医嘱用药;
在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
高龄和慢性病,是感染新冠后发生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两个危险因素,更需要接种疫苗和额外防护,预防重症。
我们其他人,也不能放松警惕:
不聚集、勤洗手;在公共场所,戴好口罩;居家、办公场所保持通风;均衡营养、合理运动,提高免疫力;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如果得新冠,什么保险能赔?
保险当然不能防止感染新冠,但在以下这三方面,保险可以给我们提供适时的帮助:
万一感染,医疗费用有兜底;
万一病重,收入损失有补偿;
万一发生医疗挤兑,可以走“特殊”就医通道。
早在2020年2月15日,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就给出了建议:
不同险种,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1、百万医疗险:
如果住院花费超过免赔额(一般是1万元),就可以直接报销。
✅不限疾病,新冠住院也能报销
✅不限用药范围
✅保额高达百万,超过免赔额的部分100%报销
*百万医疗险各家保司产品责任细节不同,具体以条款为准。
现阶段,国家对于新冠病人还是免费收治的。
但是未来政策是否有变,也不好说,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像现在有些优质百万医疗险,比如e享护-医享无忧,甚至可以报销ECMO(人工肺)的费用。
要知道,ECMO虽然效果显著,但费用十分高昂。开机要六七万元,换耗材得四五万元,平均一天花费一两万元是“市场均价”。
即使不考虑新冠的情况,也建议孩子和年轻人都配一份百万医疗险。一年几百块的价格,能买到上百万看病保障。
2、重疾险:
如果因为新冠导致重症,比如深度昏迷、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单侧肺脏切除等,符合理赔条件,可以直接赔付保额。
这笔钱是直接给到患者和家属的,病重后有段时间不能工作,几十万的保额,对于多数家庭来说也是笔可观的补偿。
有些重疾险还有额外的保障,即使没有达到重症标准,也有可能拿到赔付。
比如达尔文7号的ICU住院保险金,如果不幸进了ICU、但又没有达到条款要求的轻/中/重疾标准,只要在ICU病房住满7天,也可以获得30%的赔付。
3、寿险:
最差最差的情况,如果病重后没能抢救过来,也能给家人留一笔钱。
4、中高端医疗险:
上面讲到的都是感染后的极端情况。多数人需要面对的,是放开后可能发生的医疗挤兑问题。
平时的医疗资源已经够紧张了,一旦医疗挤兑,看病难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特别是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如果能够负担的话,建议再配一份中高端医疗险。
中高端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最大的不同,是可以报销“特需医疗/VIP医疗”费用,甚至有些还能报销私立医院费用。
相当于看病可以走“特殊通道”,不用在公立医院普通部挤着排队。
还有机会享受单人间病房,就医体验会更好。
得过新冠,还能买保险吗?
也有不少人问到,现在买保险还来得及吗?得了新冠还能不能买保险?
我们要分情况看。
医疗险、重疾险的健康告知中,通常会询问到是否有持续发热、肺部是否有异常症状等。
新冠无症状、轻症、普通型,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特别大的伤害,在治愈后且没有留下后遗症的情况下,一般都能正常投保。
如果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特别是肺部已经产生了一定病变,被拒保的概率会比较高。
所以,我们的建议还是——趁着健康,尽早安排保障。
毕竟医疗险、重疾险、寿险都有30天到180天的等待期,抓好时间差很关键。
防控政策变化得很突然,讲了很多万一和如果的情况,希望大家都遇不到。
如果想了解现阶段具体能买哪些产品,预约你的保险咨询顾问,为你解答。
相关产品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