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进入医保,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癌症的救命药,普通人也负担得起;
符合药企利益的新药引进,让病人用上最新药不是梦。
一般而言,抗癌新药有个明显的副作用:经济毒性
比起传统药物,新药对身体的伤害小一些,对钱包和精神的伤害却通常更大。(来自知乎@菠萝)
但抗癌药进入医保,一切都不一样。
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泰瑞莎举例,原来一盒30片需要52800元。
经过医疗保障局谈判引入医保后,售价降低到15300元,降幅超过70%。
更重要的是,按医保报销70%比例,每盒只需要付4590元。
从五万二一盒,到四千五一盒,以不到10%的价格就享受到了最好的药物治疗,不得不给国家医疗保障局竖个大拇指。
17种抗癌药价格降幅
要知道「天价药」与「救命药」本身就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钱。
药企开发新药,尤其是治疗癌症的靶向药,投入的研发费用相当惊人,诺华集团在上个世纪研制格列卫就投入了十几亿美金,研发出来的药必须在专利期的保护年限内把钱赚回来,这也是「天价药」卖得贵的客观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说,癌症病人面临着生死关头,每一粒都是「救命药」,明知有更好的治疗方式,却因为没钱而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
在「天价药」与「救命药」的客观条件下,国家医疗保障局既满足了药企的长期利益需求,又让普通人也能依靠医保用得起「天价药」,真的很不容易。
比如这次谈判中西妥昔单抗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2017年进行谈判时失败了,这一次却硬是从平均4200元的价格,降到了1295元。
药企默克中国高级总监说「我们给了全球最低的一个价格」。
给国家医保局点个赞吧!
这次引进的17种药品,包括12个实体肿瘤药和5个血液肿瘤药,涉及到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个癌种。
这17个谈判药品平均降价达到56.7%,价格远低于周边国家和地区。
大部分人知道的癌症治疗,通常是放疗与化疗。
这些治疗有强烈的副作用,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误伤大量正常细胞。
目前国际上对癌症更好的治疗方法是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针对癌细胞进行控制,避免伤害到正常细胞。
这些抗癌药的引进,是癌症患者的福音。
很多人明知靶向药更好,但却依然使用化疗,究其原因,不过是治疗费用的区别。
去年引进的药物中,比如治疗肺癌的靶向药易瑞沙,从年均18万的用药费降低到8.5万,纳入医保后病人只需要自费1.7万。
易瑞沙相比于化疗,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引进前却很少人用。
原因只有一个,太贵。
国家医保局与各大药企能达成价格上的战略性让步,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福利。
尤其是这次引进的17种药物,大部分都是近几年才新上市的药品,还有比较长的专利保护期。
这些优质的创新药代表了最前沿的制药科技,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是能直接让患病人群受益的药品。
这种符合药企利益的长期合作,逐渐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为今后引进更多新药提供借鉴。
现代医药的技术通常不是渐进,而是飞跃式的,很多五年前的不治之症,在今天存活率大大提高。
即时引进最新药,就等于是即时用最好的办法救治病人。
去年第一批抗癌药入医保谈判成功后,就有不少人翘首以盼救命药的到来。
以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为例:
从22000元降到了7600元,很多病人却买不到。
为了「防止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所设置的药占比考核政策,成为新药引进的拦路虎。
中间还发生了一些药企生产问题导致断供,许多医院由于专科限制没有采购这些药物,这些都是属于引进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
去年一位乳腺癌患者听闻了赫赛汀入医保的消息,欢欣雀跃。
结果疗程都结束了,患者所在省份的医保报销还没能落地执行…
如何把这些「救命药」更快更好地送到患者手里,才是更大的难题,背后面临的是整个医疗体系的问题。
不过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且明确表示在谈判结束后下达配套措施,让这些引进药不纳入药占比的考核,确保抗癌药的及时性。
那预估什么时候能用上呢?
国家医保局医疗组熊先军说:
所有配套措施将在11月底前全部落实,从12月份开始患者就陆续能买到降价药。
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努力,让我们普通人切实感受到了医疗保险的作用。
但是更多的针对性保障,还需要商业保险补充完成。
社保引进的抗癌药物不可能大包大揽,把市面上所有尖端药物都引进来。
这样国家医保基金也负担不起。
况且每个人的疾病发生,都不可能完全依赖医保每年引进的区区十几种抗癌药物。
它只能做到尽可能的公平,尽可能照顾发 病率更高的病种。
除开这些,更多要么靠自己的钱包够厚实,要么就靠商业保险。
医保和商保联手,才能真正减少甚至去除「经济毒性」。
国家的医疗保障是为了尽可能给更多人公平的医疗条件,商业保险则是补充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有了医保,也别忘了商保。
任何疾病在未来都有被治愈的可能,从现在就要开始做足未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