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合理购买重疾险

更新时间:2013-07-17 10:35
  【摘要】 近年来,重大疾病的频繁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看始终是重疾险。在已购买过其他保险的情况下另外再加一份商业重疾险,能够有效的规避重疾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当长安街的自行车洪流被黑压压一片的汽车所取代时,当餐桌上的绿色蔬菜被肥腻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所取代时,当孩子们的球场和游泳池被网吧和家庭作业的写字台所取代时,当利欲熏心者与社会普遍的无知引发各种严重的污染时,人们在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各色癌症以及心理疾病共舞。"

  现居于美国西雅图的圣地亚哥大学博士石卓然长期研究中国问题,他在《2040年的中国与世界格局》一书第二篇第九节中,如此描述中国所面临的健康危机。

  据卫生部数据,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8亿人,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2.5亿人,高血脂症患者人数为9000万人,烟民3.5亿人,肥胖症患者超过7000万人,而且各类重大疾病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重大疾病不再意味与"身故"画等号,但与之相伴的是不断飙升的治疗费用。"一人患重疾,一夜回到解放前"、"一场重疾消灭一个中产家庭",这些看似俏皮实则沉重的话题屡屡被老百姓提起。

  长期以来,医保在我国医疗体系中承担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医保"保而不包",它面临着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等多个风险缺口,报销比例的限制通常在50%~70%,而且自费药以及后续的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等都不能在社保体系内得到赔付。

  即便这两年开始逐步在各地试点的大病保险,也有诸多政策限制。而且,大病保险《指导意见》主体针对城乡居民,却并没有涵盖城镇职工在内。

  商业重疾险由于不是报销型保险,不论病人花费多少,一旦被保险人罹患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会按约定给予保险金,及早给予被保险人财务支持,无疑是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只是,现在市面上的重疾险种类繁多,应如何选择具体产品?保障额度又该选择多少为宜呢?

  "我今年25岁,但是现在大病越来越低龄化,我身边就有朋友因为胃癌去世的,太让人难过了,也让我们几个同学很受震撼,想着该给自己买份重疾险了。我的保费预算比较低,该选什么样的产品比较合适呢?"Betty是上海一家外企的白领,今年以来愈发感觉到重疾险的重要性了。

  对于Betty而言,她年纪还轻,又是单身,而且与她差不多的社会新鲜人踏入工作岗位时间还比较短,收入比较有限,开销又不少,那么不妨选择一份定期重疾险来为自己及早做好基础的大病保障。

  比如,人保健康险的"关爱专家"定期重大疾病险,就比较适合Betty,她可以选择20年或30年保障期,让自己在青壮年时期有最基础的重大疾病保障,若选择二三十万元的保额,由于年纪轻,每年的保费不会超过1000元。

  这类定期型的重疾险通常都是消费型的,保费比较便宜,适合有保险意识,保费预算较为有限的年轻人投保。

  但也有很多人不愿意买定期型的重疾险,觉得保障时间力度不够,无法照顾一生。

  "我觉得既然投保了,我还是会选择终身保障的产品,让自己一辈子都无忧。你想想看,一般而言,年老后罹患大病的概率肯定比中年时高呀,现在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如果我的重疾险只买到50岁或60岁,那更为年老以后的保障怎么办?"32岁的刘先生是北京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他更偏好保障到终身的重疾险产品。

  如果你的保费预算还算充裕,或者被保险人年龄已经超过30甚至35岁,那么建议选择可保障至终身的重疾险产品。一旦罹患重病,就可以获得保险金赔付的支持;若一直非常健康没有罹患重病,那么等到身故后家属可以获得一笔身故保险金。

  目前市场上,为了更好地满足投保方的养老需求,部分终身型重疾险还增设了养老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增加年金转换权益等利益,给予被保险人更灵活的、更广泛的终身健康和养老保障。

  选定重疾险类型和具体产品后,该选择买多少额度的商业重疾险呢?

  在设置重大疾病的保额时,消费者通常会考虑到高额的治疗费用。目前来看,重大疾病的医疗开销通常在10万到50万元,甚至更高。根据用药和治疗方法的不同选择,医保能报销的比例也不等。此外,术后恢复期通常在6个月到5年,期间的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也不可小觑。

  消费者可以根据年收入水平,以及被保险人的收入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度来确定重疾保额。比如,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人群,建议重疾险保额选择10万~20万元。年收入在12万~30万元左右的人群,建议重疾险的保额至少达到30万元。而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被保险人,特别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建议保额可以达到50万元,保证家人生活品质不会因病严重下降。

  慧择提示:重疾险是用户在发生重大疾病时使用的,它能够保障用户在发生重疾时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选购重疾险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