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费该分10年还是20年交?

更新时间:2016-10-24 18:11

【摘要】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商业保险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但对于保险费缴费年限的长短问题,不少人始终拿捏不准。事实上,缴费期长短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是什么类型的保险产品。

  买了保障型产品,交费期应尽可能长
  新快报梳理了市面上的长期寿险产品,其保险费有趸交、3年、5年、10年、20年、30年、缴至55岁、缴至60岁、终身缴费等形式。如何定夺缴费期限的长短,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单从产品类型角度而言,如果消费者买了保障型产品,那就应该选择较长时间的缴费方式。
  以某储蓄型终身重疾险为例,假设投保者为30岁男性,保额为50万元,选择趸交的话,总保费为16.48万元。如果选择期缴,分3年缴费的话,年均保费为5.89万元,对应的总保费为17.67万元;若分10年缴费,年均保费为2.21万元,总保费为22.07万元;若分20年缴费,年均保费为1.35万元,总保费接近27万元。
  通过前述费率推演,缴费期限越短,总保费越少;期限越长,总保费就越多。很显然,一次性缴费是用16.48万元来撬动50万元的保障,而20年缴费是用一年1.35万元撬动50万元保障。保险专家指出,“保障类产品一定要用杠杆作用,用尽可能少的保费投入,转移尽可能大的风险。”
  还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寿险产品条款有“豁免条款”,当投保人全残或身故时,可免缴余下保费。如果投保人起初就把所有保费都交齐了,“豁免”自然也就没有意义。
  此外,有重大疾病理赔数据显示,40%的风险发生在缴费6年内,保险公司对合同约定事项理赔的同时,合同也随之终止,消费者也就不用再缴费。换言之,太早交齐保费得不偿失。

  如果是理财保险,就在短时间内缴齐
  熟悉保险产品的消费者都知道,市面上除了保障型保险之外,还会有理财型保险。
  一般而言,长期理财型保险也分趸交与期缴,它与纯保障型产品的不同之处包括:投保人缴纳保费满足一定的期限之后,保险公司会进行红利返还,投保人能获取一定的收益。这样一来,理财型保险就存在保值增值的问题。
  同样是以某份产品为例,其形态为终身寿险。假设投保者为30岁男性,总保费100万元。按照保单利益演示,如果投保者选择趸交100万元,50岁生存总利益为68.99万元,60岁的时候是127.65万元,70岁是270.12万元。而如果投保人选择分20年缴纳保费,每年需缴5万元,生存至50岁的总利益为34.73万元,60岁为69.24万元,70岁是161.25万元。
  不难发现,如果本金越多,同年龄时期的收益就越高。通过前述推演可得知,投保人一次性缴和20年缴费,在60岁时的收益相差近60万元。而且随着投保人年龄推移,这种差值会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理财型产品客户在有足够经济能力的前提下,可缩短缴费期限。
  “既然是理财型保险,那么就会涉及到本金和利息。我们都知道滚雪球的原理,投入的本金越多,雪球滚动起来获取的收益当然就越大。同样的时间,不一样的本金,收益必然有差距”,保险专家指出,“分红型寿险产品一般都是向消费者提供复利,如果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缴费,也就能在未来时间中,充分利用复利来达到累积财富的目的。”

  慧择提示:长期保障型寿险,投保人本身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应当尽量拉长缴费时间,这样保险杠杆作用才会更明显;如果是理财型保险,由于涉及到资金保值升值问题,只要资金充沛,不妨选择趸交或短期方式,这样获取的利益会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