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央行实行双降 A股受影响不大

更新时间:2015-11-04 14:52
  【摘要】前几日,央行实行了双降的政策,但是A股的市场行情却没受到多大的影响,仍然是高开低走、宽幅震荡。沪深两市主板指数均小幅收涨,创业板指数却出现了小幅回落,两市成交量则再度突破万亿元大关。

  纠结的走势
  从周一市场全天走势来看,从早盘的大幅高开快速回落,但盘中的宽幅震荡,再到尾盘的收复失地,A股全天并未出现投资者预期中的单边上扬走势,整体走势反而显得有些纠结。上证指数最后报收3429.58点,涨幅0.50%,成交4539亿元;深成指报收11687.77点,涨幅0.73%,成交6528亿元;创业板指数报收2527.48点,跌幅0.43%,成交1739亿元。两市全天资金净流出184亿元之多。
  而A股市场之所以在重磅利好之下出现这样纠结的走势,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这还是市场目前主要是存量资金博弈为主的格局决定的。尽管盘中券商等蓝筹板块也想有所表现,但在创业板出现大幅回调的情况下,股指明显上行乏力,行情并未从小盘股切换到蓝筹板块来,倒是近来热炒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还在继续深化炒作,从此前的充电桩、锂电池,再到周一的整车概念,炒作的范围在进一步的扩大化,这说明目前市场主流资金并未转换阵地,成长股仍是市场的主要进攻目标。蓝筹股一旦想拉起来,就会受到市场存量资金的狙击,这在近来的盘面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步入“啃硬骨头”阶段
  兴业证券(8.94 -3.35%,咨询)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等认为,央行“双降”强化流动性宽松的预期,结构性资产泡沫将继续吹。中期来看,在结构性资产泡沫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应该理性应对股市新常态——“非熊、非牛,而是泡沫化资产配置的猴市格局”。
  张忆东等认为,当前的A股市场反弹大概率演绎成结构性泡沫,而且波动大。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并不支撑典型的牛市,配资杠杆经过“股灾”之后也被控制,因此,风险偏好的持续性不强,增量资金总是犹犹豫豫;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环境又不同于历史上的熊市特征,钱多任性,所以,高波动难以避免,泡沫此起彼伏。
  而高波动、泡沫化的猴市格局,有望在1~2个季度、1~2年甚至更长时间存在。影响这种泡沫化资产配置的大格局的核心变量是汇率,当汇率的预期不稳定时,泡沫化资产配置的猴市就会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宽幅震荡。在全球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汇率对于资本外逃、乃至国内经济政策的主动性将产生影响。在泡沫化资产配置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大资金而言,需要进行左侧交易,主动出击。因为在泡沫化市场环境下,叠加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一旦行情出现所谓的“右侧”,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就出现,根本无法从容布局或者撤退,最终是白忙活。
  从短期来看,兴业证券认为,“双降”固然可喜,仍要重视节奏。爱在深秋、不醉不休,现已微醺,赚钱效应最肥美的第一段行情已结束,开始“啃硬骨头、冲关”的第二阶段,指数逼近三季度成交密集区(上证综指3600点—4100点),冲关的过程难免遭遇震荡。因此,正确认知此轮行情的性质,才能做好交易,在相对明确的时间和空间下踩准节奏。

  自下而上选股要求高
  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汪毅也认为,近期的反弹和上半年的牛市相似之处均是风险偏好(估值)+利率下行的推升,而非盈利层面的变化。在周末的降息后,债券市场利率已经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年内似乎更大概率是低位震荡的格局。想想本轮的6次降息后,无风险利率边际层面下降的幅度其实将会明显趋小。
  今年下半年的市场运行和去年下半年在结构上明显不同,之前是大盘蓝筹,现在是新兴成长。之前是指数猛涨,现在是结构性行情,市场波动加大,但整体中枢上升幅度明显放缓(资金面压力,改革牛的信心等均不如上半年)。
  十八届五中全会在26号召开,讨论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稿,正式稿将在明年两会修改后推出,建议稿层面会否超市场预期仍存在一系列不确定性,可能会在某些领域(结构性层面)带来比较好的信息,但是就最终结果和之前市场受此影响走强的程度看,靴子落地(观察是否能够超预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加上近期的券商高管涉案、纪检部门入驻一行三会等因素对于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汪毅认为对短期的市场走势需要保持一份理智和清醒,中期趋势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短期不宜以过度乐观的策略去投入市场。

  慧择提示:实行双降的政策,但是A股高开低走,使很多人开始担忧股市后续的走势。从前几天A股的走势可以看出,股市一直处在震荡的行情,沪深两市出现小幅度的收涨,但是资金流入仍然很慢。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都会呈现出波动率加大、中枢上升较为缓慢的特征,震荡上行格局下对于操作的要求有所增加,对于自下而上选股的能力要求很高。